齐心协力,为脑瘫患儿打印爱的未来
近日,强生苏州产业园在社区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工作坊——“3D打印残障辅具体验日”。会上设计的3D打印辅具,制作完毕后将送到苏州一对脑瘫患者小姐妹的手中,提高她们拿握物件,握笔写字的能力,进而逐步锻炼手部肌肉,减少日常生活中的运动障碍。
这两副看上去似乎“没什么特别”的辅助器具汇集了15位来自强生的志愿者、35位来自社区的青少年志愿者共同的心血。短短5个小时——差不多是制作一件陶艺或绘制一幅油画的时间,在强生工程师的专业指导下,孩子们顺利地为脑瘫患儿成就了爱的“双手”。
此次“3D打印残障儿童辅具工作坊”是强生与“展翼计划”的再度合作。去年,强生初次携手“展翼计划”,借助3D打印技术为十位肢残患儿提供3D义肢,反响热烈。
“或许从技术层面来看,3D打印辅具并不是很难,但要真正帮助到患者,需要大量的志愿者给予支持,也需要大公司及社会企业提供帮助。我们意识到,强生作为一家站在技术前沿、拥有关爱文化的公司,可以成为衔接这一切的重要一环。” 强生亚太创新中心消费品事业部高级总监、3D打印义肢工作坊发起者毛庆革(Tyrone Mao)讲述道。
Tyrone的这一想法源于一次演讲,其中介绍道:在新加坡强生,3D技术引入到公益项目中,无偿提供定制的3D打印义肢,帮助肢残儿童。随后,他在中国积极寻找合作伙伴,最终发现了一个名为“展翼计划”的社会公益组织。打印义肢是展翼团队选择的第一个3D打印应用,而此次打印残障辅具则是强生与展翼的再一次探索。
相比去年的义肢工作坊,本次活动更进一步,不仅为受助方提供定制化的3D打印辅具,帮助他们的日常生活,也希望通过强生专业志愿者的支持,启发学生对于科学领域的兴趣。
“展翼计划”负责活动的课程设计、物料准备和现场辅导,并在活动后基于设计图,制作3D辅具并赠与受助方。展翼联合创始人顾晗曜表示:“强生一直是我们合作的伙伴。这次的3D打印工作坊也是一场教育普及的新尝试,能够像这样聚合多方力量,不断创新公益模式,无疑令人激动。期待在未来有更多深入合作的机会。”
因爱而生,助力残障儿童恢复健康活力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有758万有辅助器具需求的持证残障人士和残障儿童未得到基本的辅助器具服务,其中包括一些生活在偏远和信息欠发达地区的患儿。目前市面上的辅具无法适配每一位患儿,价格也相对昂贵,对于家庭条件困难的儿童来说,他们更加迫切地需要定制化的公益产品。如今,3D 打印技术的出现,使得高度定制化、同时经济可负担的辅具成为可能。
强生苏州志愿者协会发起人黄茜主要负责此次爱心工作坊的统筹和协调。“此次工作坊立足受益人未被满足的需求,投入专业资源和志愿服务,通过科技创新探索解决方案。”她说,“在苏州,强生和‘展翼计划’对于脑瘫儿康复辅具的公益探索走在行业的前沿。我们希望通过活动唤起社会各界对于3D打印应用于解决社会问题、服务弱势群体的大力关注,呼吁相关专业人士都能践行‘科技向善’,使用新科技为残儿康复和成长提供帮助,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当有关社会力量了解到这个工作坊的时候,大家都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关注和参与,并到现场支持3D打印技术,这让我深受感动。在强生的倡议和努力下,社会各界也全情投入,为公益出一份力。
分享分享到微信
欢迎关注强生中国官方微信账号, 时刻了解最新动态!
迄今为止,强生服务苏州本地特殊儿童的公益项目“关爱折翼天使”已有7年经验,受益儿童人次超过3000人。从通过基础志愿服务,助力运动康复、艺术康复的摸索和尝试,到现在发挥专业志愿服务的力量为残儿定制辅具,强生不断发掘资源,与社会机构、公益组织、医疗专家乃至社区力量一起努力,把优势资源汇集起来,切实地帮助特殊儿童解决问题,这也是强生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行动。
强生常年致力于社会公益与志愿服务,并非简单地向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基本的支持,而是利用先进技术和专长、积极联系各方力量为其提供创新医疗解决方案。在此次活动中,强生专门邀请资深工程师参与志愿服务,在活动之前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收集受益者的数据和具体需求。活动中,强生专业工程师和志愿者们与社区儿童共同参与,设计、建模、打印,完成残障儿童辅具初步的原型设计。优秀的成型后作品将作为生活辅具帮助脑瘫儿的康复训练,帮助受助者更好地成长、生活。
公益创新,努力实现教育与专业服务的无缝连接
强生志愿者陆亚峰以3D打印工程师的身份参加了今年的工作坊,在活动中主要负责指导青少年志愿者完成3D打印。从辅具的设计,到用橡皮泥“建模”,再到最后的切片处理和辅具成型,他充分发挥工程师专长,给孩子们提供专业、悉心的指导 ,深感整个活动“互动丰富,参与感强,收获很大”。
在强生,像陆亚峰这样的志愿者还有很多,强生推出专业志愿服务 Pro Bono项目,积极鼓励员工以自身专长服务社会。
与此同时,此次活动也是WiSTEM2D项目在亚太的首次落地。WiSTEM2D项目旨在全球范围内培养女性早期对于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制造和设计领域的兴趣,此次活动通过强生工程师辅助青少年学生设计3D打印辅具,使没有接触过3D打印的学生们在短时间内,依托实际需求进行设计和制造,接触到了科学、数学、工程与设计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
“强生的工程师运用自身专业知识指导志愿者,孩子们学得很起劲。在学校,老师总希望学生能够给出一个正确答案,而更多事情是没有单一答案的,思考的过程也很重要。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这种思维碰撞的火花。”看到孩子们在工作坊热情地忙碌,负责带队社区青少年志愿者参与此次3D打印活动的苏州汤妈妈公益慈善中心创始人汤崇雁有感而发。
残障儿童运动康复专家葛晓峰提出了这样一种可能性:“随着技术进步,更多先进优质材料可以应用到残障人群辅具的制作中。未来,材料的硬度和柔韧性等都会成为辅具或义肢制作需要考虑的因素。我们将进一步优化患者使用体验,为残障人士康复提供更多帮助。”
Tyrone表示,强生在积极探索公益与教育的更多可能,比如努力推动将3D打印的公益项目模块化,优化成为可复制的项目。强生作为项目的推动者,与中国数以千计、数以万计的志愿者合作,为更多的残障儿童提供更大的帮助和支持。
我们希望,通过3D打印培训体验工作坊,将残障儿童辅具的社会需求作为一个真实案例进行实践,激发志愿者和学生们的同理心,共建创新思维,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和所长用于实践,帮助残障儿童健康需求,支持社会公益活动。
3D打印辅具的未来是什么?强生推进科技创新、公益创新的同时,也在继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