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Heart icon (animated) heart icon (static)
两岁的瑞阳得益于新生儿复苏培训项目,顺利长大
分享

分享到微信

欢迎关注强生中国官方微信账号, 时刻了解最新动态!

关爱

新生儿复苏培训项目: 十年挽救十五万生命

分享

分享到微信

欢迎关注强生中国官方微信账号, 时刻了解最新动态!

横跨全国各地,十年来十五万新生宝宝因“新生儿复苏培训项目”而得以健康成长。究竟什么是“新生儿复苏培训项目”?它何以成为一个重要的历史性项目?让我们共同回顾它从诞生到走向成功的历程,深入了解它成功秘诀及其背后的精彩故事。

对于孕妇而言,在分娩过程中,最令人担忧的莫过于新生命降临后,听不到宝宝的啼哭,没有轻轻的哭啼,更没有向全世界宣告我来了的哇哇大哭。
然而,对于贾秋婉(音译)来说,这样险象环生的时刻她已经历过两次。

大约十年前,贾女士的第一个儿子斌阳(音译)诞生时,大家都听不到婴儿的啼哭声,因为他根本无法自主呼吸。在多位医生合力抢救婴儿的过程中,这位新妈妈甚至昏厥了,半个小时都没醒过来。

2014年底,即将分娩二胎的贾女士被送到了位于宁夏的同一家医院。临产前,她期盼着这次分娩过程能够一切顺利。

然而,事情并非未如预期所希望的那样,现场的突发情况始料未及。

“医生说,我的孩子窒息了,”贾女士回忆道,“我没听见他的哭声……”这次分娩过程中她一直保持着清醒,听到医生这么说,一下子紧张了起来。回想起并不顺利的第一次分娩经历,也是这里的医生帮自己成功地抢救了第一个孩子。她对医务人员的医术充满信任,“我相信,他们一定能救活我的孩子。”

她紧悬着心焦急地等待着,这漫长的等待似乎没有尽头。终于,刚出生的儿子瑞阳(音译)哭出声来了,她听到了自己期待已久的啼哭。


国际合作帮助解决全国性难题

新生儿窒息并不罕见。每年,全球大约有1000万新生儿。全世界每10个新生儿中,就有1个不能自主呼吸或需要帮助才能开始规则呼吸。新生儿脱离母体后的第一分钟至关重要,堪称“黄金一分钟”。倘若未能在这一分钟内完成复苏抢救,新生儿的大脑及其他器官无法获得充足的供氧,很可能会引发脑瘫、发育障碍、器官衰竭等问题,甚至导致死亡。

这一问题在发展中国家尤为严重。若放到十年前,出现出生窒息状况的斌阳和瑞阳生存的几率会小得多。二十一世纪初,约20%的中国新生儿死亡由窒息引起。这个数据意味着大约7,3000名婴儿曾因窒息结束了短暂的生命。

面对严峻的统计数据,中国的卫生机构迅速行动起来。

2004年,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妇幼司牵头,联合美国儿科学会、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中华护理学会妇产科专业组,在强生公司的支持下,共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新生儿复苏培训项目。这也是目前公认,能显著减少婴儿出生窒息致死率的一大有效方式。

“新生儿复苏培训项目”( Neonatal Resuscitation Program),旨在确保各地分娩机构至少有一名接受过新生儿复苏培训,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术的专业医务人员。
强生的企业捐赠部门的执行总监乔·马里尼表示:“出生窒息是导致中国新生儿死亡的头号杀手,我们决定共同应对这一挑战,支持当地医疗体系建设,和政府提高全国医务人员技能的努力。新生儿复苏培训项目是我们选择的,也是当前经临床证实重要、有效的新生儿生存干预措施之一。”

Quote icon (top)

在中国,99%的医院是由助产士而非产科医生负责接生并观察孕妇产后状况。

Quote icon (bottom) 分享

分享到微信

欢迎关注强生中国官方微信账号, 时刻了解最新动态!

“新生儿复苏培训项目”遍布全国31个省、市和自治区的几千家医院和数千名医务人员,东北至东北三省、西南至西藏。规模之大,可谓前所未有。宁夏一家医院的儿科主任邱银萍(音)医生清楚地记得,项目开展前,尝试拯救一名窒息的新生儿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邱医生回忆说:“过去,我们会用嘴对嘴人工呼吸或轻拍后背这样的方法,后来我们有了气囊口罩,这也是NRP现在提供培训的工具之一,但仍面临不少挑战。“


支持向全国医务人员提供专业培训

分享

分享到微信

欢迎关注强生中国官方微信账号, 时刻了解最新动态!

expand

在中国四川凉山的一家医院里,助产师向一位新生儿母亲表示祝贺。

培训几千名医务人员,并非易事,尤其是偏远地区的一线医务人员。为此,NRP团队设计了一套自上而下的培训体系。

第一步,组建国家级专家团队,在全国范围内挑选约10名专家,接受美国儿科学会专家的新生儿复苏培训。第二步,国家级专家团队将复苏相关技术、知识传授与省级卫生官员、儿科医生、产科医生、护士和助产士。接下来,省级医护人员培训市县两级的医护团队。最后,把市县级医护团队派往农村地区,把技术普及至基层的医务人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负责实施该项目,强生为项目全面推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尽管这项项目规模庞大,时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儿童卫生保健部负责人的王惠姗女士对它的成功施行信心十足。

“我并不担心。我们以前也开展过大规模的项目,比如早期儿童发展项目。虽说‘新生儿复苏培训项目’规模稍大一些,但得到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大力支持,我们的团队有信心、有能力顺利地推进它。”

即便如此,整个过程也并非完全没有挑战。

在项目启动阶段,中国知名护理专家,新生儿复苏培训项目组核心成员王立新女士指出,在初期参加培训的助产士较少,但在中国,99%的医院是由助产士而非产科医生负责接生并观察孕妇产后状况。助产士的培训工作关系到整个项目的成败。

“以前,有些医院认为新生儿复苏是儿科和产科医生的事,但其实助产士才是重要的培训对象。因为通常发现婴儿窒息问题并呼叫医生的是他们。他们才是新生婴儿‘第一眼’到的人。“

转眼十几年过去,如今NRP开设的培训课程深受助产士好评。国家级师资培训师每月在全国各地开设培训课,原计划培训50名学员的课程,有时会有80甚至100名学员到场。对了更好地支持培训需求,原定2014年到期的10年的合作项目,将再顺延。

对于该项目的培训师而言,另一大要务是帮助医务人员树立和维持正确的工作手法。具体来说,不但要在NRP的培训课上让学员们学习和掌握复苏技能,更要确保他们回到医院后,摒弃旧的方式方法,将这些学习到的新技能熟练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作为宁夏最早的一批培训师,邱医生深知,“完成这项培训并不像想像的那么容易。她指出,“这远不是讲一堂课,或亲手演示一下操作这么简单。对很多接受过培训的医务人员而言,在实际接生过程中,有时很难转变过去的工作方式。”

正如王立新所说,“我们必须反反复复地指导和强调。”后续培训同等重要,可以有效地避免接受培训的医务人员重新使用以往的方法。

事实证明,重复培训效果显著。在“新生儿复苏培训项目”开展的头五年,邱医生所在地区医院的相关医务人员接受培训后,挽救了许多新生儿的生命。

“每当我听到学员们谈论他们如何进行抢救,挽救一个孩子的生命,他们得以健康成长的时候,我都非常高兴……学员们的言谈举止中透露出幸福感。这个项目为他们带来了信心。”邱医生感慨道。

的确,得益于邱医生的培训,贾瑞阳的生命得以挽救,成为了得以健康成长的新生儿之一。


历时10年,培训25万医务人员,挽救15万新生儿

分享

分享到微信

欢迎关注强生中国官方微信账号, 时刻了解最新动态!

expand

沈家四胞胎目前生活在中国宁夏,是“新生儿复苏培训项目”的小代言人。

如今,“新生儿复苏培训项目”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功。据统计,全国95%的医院约25万名医务人员接受了新生儿复苏培训,中国新生儿窒息死亡率下降了70%。

这项目也给全国的医疗政策带来了巨大变化。新生儿复苏术已列入全国各地医学院、医科大学的教科书。大部分省份要求,在产房工作的助产士、护士和产科医生取得职业证书之前必须接受NRP相关技术培训。

“最初,我们只是希望每个分娩现场至少有一位经NRP培训的医务人员在场,”王立新女士说,“可现在,几乎所有的助产士都接受过我们的培训。”

与该项目启动时相比,医院工作负荷增加了,医务人员更加忙碌,而NRP的培训师也在设法跟上快节奏。

在邱医生的医院里,过去10年间接生的婴儿数增加了一倍多,每年高达2500名,而婴儿死亡率大幅下降。“在实施该项目的第二个五年,几乎没有发生新生儿死亡的情况。”

邱医生回想起2014年一起极其棘手的新生儿窒息案例。四胞胎才30周就出生了。当时她使用了新生儿复苏术,在高压状况下快速、高效地完成了操作,每隔一分钟接生一个婴儿,成功地对两个新生儿进行了窒息复苏。“倘若我们没有参加过培训,后果将不堪设想,我们很可能会失去这两个孩子。”

没什么比这些数据更能够体现项目的影响力了:超过15万儿童的生命得到了保障。得益于复苏培训项目获救的儿童(例如贾秋婉的儿子),现在都和同龄孩子一样,在阳光下健康快乐地茁壮成长。

贾女士说,9岁的斌阳既聪明,又懂事,“从上幼儿园那会儿就养成了好习惯,一到家就写作业。”而瑞阳呢,她笑着说,自制力要差一些。这孩子现在19个月大,好奇心太强,整天都得留心盯着他。“除非睡觉,不然没有一刻是老实的。”

“我们的付出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王立新女士说,我们应该向所有为新生儿的安全和健康付出巨大努力的工作人员致敬。” 这个项目成功拯救了15万名新生儿的生命,而挽救一个新生儿的背后也是在挽救一个家庭的未来。

相信,每一位母亲都对此心怀感恩。就像贾女士所说,“我对助产士们充满感激,对开展这一项目的所有人充满感激。”

Back to top